• 机构
  • 专家
  • 榜单
  • 文章
王振: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人才工作新趋势新特点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是引领发展的战略资源。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随着人工智能、仪器装置等软硬件的进步,顶尖人才的不可替代性更加突出,人才的高度和广度决定发展的上限和可能性。面对人才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准确把握人才工作的新趋势新特点。

  1、市场化

  一是市场配置导向更加明确。《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突出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二是市场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放权、松绑”为重点,运用市场化手段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突出用人单位主体地位,完善人才评价体系,释放人才活力。

  三是市场体系建设更加健全。作为人才领域市场化发展的重要支柱,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4.58万家,年营业收入突破2万亿元。同时,随着《关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出台,人才服务市场化体系不断创新完善。

  2、国际化

  我国逐步从世界最大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主要人才回流国,正成为创新人才高度集聚、创新要素高度整合、创新活动高度活跃的全球人才高地。

  一是人才“走出去”步伐加快。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累计派出18万余人,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选派高校教师、博士后海外访学1.7万余人,科技部支持科技人员“走出去”110余万人次、出国(境)培训超过23万人,对提高人才创新能力、增强人才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人才来华更加便利。2013年,我国增设“人才签证”(R签)类别,面向国家急需紧缺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和专门人才发放。2017年,全面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实行外国人分类管理,建立健全统一、权威、高效的外国人才管理体制。

  三是海外人才工作平台、生活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针对海外来华人才反映的医疗、养老、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中央和各地各部门纷纷制定出台具体举措,着力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条件。

  3、数字化

  人才工作数字化是对人才治理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的过程,从整体上推动人才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根本上实现人才工作整体智治、高效协同。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传统的治理模式和“人海战术”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治理的需要,运用数字化手段,对人才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做到量化闭环,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人才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更好满足各类人才对更高水平公共服务需求,更好激发制度优势、转化人才治理效能、形成人才发展胜势,提升人才全球竞争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人才治理技术手段上,将更加注重发挥大数据等新技术作用,实现数字赋能、整体智治,数字技术在人才工作中的运用范围将更广、程度将更深。

  4、组织化

  随着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深水区,以“放权松绑”为主要特征的普惠式改革进入瓶颈期,头部单位吃不饱、底部单位接不住等问题日益突出,“最后一公里”难以打通,迫切需要向以“授权松绑”为特征的精准式改革转变,通过差别化政策建立更加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同时,改革存在一放了之、无序生长等倾向,导致工作目标、人才政策、工作体系、创新资源碎片化等问题,制约了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新时代人才工作要把关注重点从“重不重视”向“专不专业”转变,以提升工作的组织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为重点,构建适应新发展阶段的组织动员体系,寻找提高组织化水平和保障创新创业活力的最佳结合点,促进“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等要素充分链接、集聚裂变。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作者
王振
所属领域
生态建设,中国改革的历史经验与方法论
文章数据
iwaes指数: -
参评专家: -
专家平均分: -
网络传播指数: -
文章转载数: -
参与转载媒体数: -
搜索引擎收录数: -
重点刊登次数: -
重点刊登时长: -
阅读数: -
点赞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