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构
  • 专家
  • 榜单
  • 文章
如何理解适老化转型升级的含义?
  提问:李鹏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
  
  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推动各领域各行业适老化转型升级。请问如何理解“适老化转型升级”的含义?
  
  解读:赖德胜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5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其中特别提出,要推动各领域各行业适老化转型升级。这为各领域各行业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出了要求,同时也是各领域各行业发展的难得机遇。
  
  缘起:适老化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人口是其中一个子系统。人口系统与社会其他系统必须耦合好,社会才能有效协调运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耦合是个动态演变的过程,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不断进行调整。长期以来,我们更多强调了人口系统要如何适应社会这个大系统,比如控制人口数量过快增长,以使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而比较少强调社会其他子系统如何适应人口系统,即使有所强调,因为人口结构还比较年轻化,政策设计也往往是围绕中青低龄人口而进行的,比如教育资源的筹措和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利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选择等。可以说,社会经济运转主要是围绕中青低年龄人口而进行的。
  
  但现在情况正发生变化,我国老年人口占比不断提高,老龄社会正加速来临。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占人口比重达到18.70%,比2010年上升5.44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人,占人口比重达到13.50%,上升了4.63个百分点。根据有关部门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每年将增加约1000万人,总量将突破3亿人,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
  
  人口比较快速的老龄化,对社会的冲击是很明显的,其中一点就是劳动年龄人口相对减少,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潜在经济增长率逐渐下降。我国还处于中等收入阶段,要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维持中高速增长是前提条件。因此,面对人口老龄化,如何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增长如何从依靠人口红利转到依靠人力资本红利,如何发挥老年人力资源的作用等,相关劳动力市场政策需要作出调整。“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根据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可以说就是劳动就业领域依据变化了的人口年龄结构而进行的转型升级。
  
  与因应劳动供给变化而作出的调整相比,更紧迫的可能是围绕“老有所养”而作出的转型升级。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消费结构等有很大不同,围绕年轻人而设计的软硬件环境难于有效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比如我国现存住房,很多是小高层设计,绝大多数没有配备电梯,这给高龄及体弱老人的出行带来了很大困难。即使是有电梯的住房,内部设计和设施,以及小区环境和设施,也对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考虑不够。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近六成的城乡老年人认为住房存在“不适老”的问题。因此,如何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各领域各行业如何进行适老化转型升级,对于增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就变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动力:适老化转型升级是新发展格局的新增长点增长极
  
  适老化转型升级不是某个领域某个行业的事情,而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既有存量的适老化改造,也有增量的适老化提供,还有适老化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这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新动力。
  
  存量的适老化改造是指对既有的软硬件进行适老化改造,包括居住条件、交通设施等。居住条件的适老化改造指对老年人家庭的通道、居室、厨房、卫生间等生活场所,以及家具配置、生活辅助器具等作一定调整或修造,包括建筑硬件改造、家具家装改造、辅具配备、智能化用具配备等四个方面。由于我国将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居家养老是老年人选择最多的养老模式,因此,居家适老化改造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投资机会。实际上,如果以老年人的需求和眼光来检视已有的软件硬件,需要进行适老化改造的领域和行业则更多,甚至可以说,每一个领域和每一个行业都需要进行适老化改造。老年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还处于刚起步阶段。
  
  增量的适老化提供是指要不断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供适老化的产品和服务。我国老年人数量大,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是中等收入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强的消费能力,他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以及康养护理等需求,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十四五”期间对民生福祉的增进和生活品质的改善,老年人的健康消费、精神文化消费、享受型消费比例不断增加,品质付费的意愿越来越强,消费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特点。各产业在生产适老化产品和提供适老化服务过程中,都将会细分出一个有共同名字的产业,即老龄产业。老龄产业是一个巨大的朝阳产业,适老化产品和服务市场是片蓝海,将创造大量投资、创业和就业机会。
  
  在存量的适老化改造和增量的适老化提供过程中,体制机制改革将会得到进一步深化,特别是那些不利于老年人社会参与和老龄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将进行适老化改革,也要转型升级,从而激发出老年人的生产力和消费力,激发出老龄产业相关要素的活力。同时,各领域各行业适老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一定会伴随有适老化科技创新的涌现,而这种创新的拓展和外溢,将会成为整个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方向:适老化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各领域各行业适老化转型升级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将注定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规划,循序渐进,综合施策。
  
  一是在全国一盘棋前提下差异化推进。我国各地区老龄化的程度和速度是不同的,根据“七普”数据,东北三省的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超过23%,吉林省高达25.72%,但广东省这一比例仅为12.35%。因此,各省区市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是不一样的,需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推动适老化转型升级。比如,浙江省正在进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将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意味着浙江省在适老化转型升级方面也将走在全国前列,发挥示范作用。同时,各领域各行业也是千差万别,有的适老基础比较好,有的适老基础比较差;有的市场规模大,有的市场规模小;有的更具全国一致性,有的有很强地域性;等等。因此,适老化转型升级可以采取试点的办法,等条件成熟后再推广开来。
  
  二是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适老化转型升级可以政府推动,也可以市场牵引,但总的来说,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际上,作为万亿级而且成长性很强的产业,老龄产业对各类投资主体都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要深化体制改革,破除发展障碍,健全市场机制,将养老服务的市场潜力转化成老龄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培育更多市场主体,扩大适老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对那些转型比较困难的领域和行业,或者对那些市场难于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和行业,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比如,可以运用财政、货币等政策创造条件和环境,推动专业养老机构服务向社区和基层延伸。
  
  三是利用科学技术促推适老化转型升级。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各领域各行业适老化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要培育发展智慧养老新业态。对于存量的适老化改造,要“老基建”与“新基建”相结合,促进养老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比如,运用物联网和远程智能安防监控技术对养老院进行改造,实现24小时安全自动值守,降低老年人意外风险。对于增量的适老化提供,要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提供更便捷更具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比如,运用互联网和生物识别技术,建立老年人补贴远程申报审核机制。但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快,要采取措施,避免“数字鸿沟”,使老年人更好融入数字化生活。
作者
赖德胜
所属领域
经济建设,社会建设
文章数据
iwaes指数: -
参评专家: -
专家平均分: -
网络传播指数: -
文章转载数: -
参与转载媒体数: -
搜索引擎收录数: -
重点刊登次数: -
重点刊登时长: -
阅读数: -
点赞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