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识。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深刻把握现代化本质及其规律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本质要求、战略安排和重大原则,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战略部署,为我们在新起点新征程中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这两个重大论断对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现代化的本质的关系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现代化的本质既相互区别又内在一致。本质特征和本质两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本质特征主要反映着事物内在属性的外在表征,而本质是指事物本身固有的根本属性。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是区别于其他现代化形态的重要标志;现代化的本质是现代化本身固有的根本属性,是区别于传统社会形态的根本属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大特征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但贯穿其中又区别于其他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现代化的本质两者之间是相互区别的。从两者的概念上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指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发挥根本作用的显著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主要是区别于其他现代化形态的显著标志;现代化的本质主要是指现代化的性质、特点及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影响及其固有属性,现代化的本质是对现代化本身固有根本属性的揭示。从两者的基本内涵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主要包括实现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根本方向、依靠力量、根本性质、显著特点、价值取向等外在表现形态;现代化的本质反映的是现代化本身固有的作用与影响、现代化本身固有的价值与意义、现代化本身固有的目标与导向,其体现的是现代化内在固有的根本属性。从廓清两者关系来看,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主要目的是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其他现代化的本质性规定是什么,从根本上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握现代化本质的目的是把握传统与现代两种社会形态的根本区别,深刻认识现代化的本质不是实现“物”“资本”“技术”的现代化,本质上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与现代化的本质又是内在一致的。首先,从两者表征的价值属性来看,两者具有价值的耦合性,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坚守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向度,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价值导向;现代化的本质揭示了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价值、人的力量、人的本质,从终极目标上进行解码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两者皆意蕴着对人的终极关怀,皆蕴涵于人的终极价值坐标中。其次,从两者的发展逻辑来看,两者体现了发展逻辑的耦合,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的一种文明新形态,其中的“新形态”重点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扬弃了其他现代化形态发展范式、改变了其他现代化形态的发展路径、摒弃了其他现代化形态的价值导向,其本质上遵循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体现了从由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理性回归;而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整体变迁,既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和社会关系的重大变迁,也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的变迁,在大历史观的视野中解读现代化,其本质就是人的现代化,这个论断深度回答了现代化由谁来主导、现代化的目标为了谁的根本问题,从根本上厘清了现代化的价值指向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基本逻辑终究是“人的现代化”问题。
第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其他现代化形态最鲜明的特征。要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首先应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充分说明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更没有中国式现代化。首先,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因素来看,中国共产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政治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才能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百年探索的重要经验。其次,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开辟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最后,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奋斗意义来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回望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没有任何一种政治力量能深刻改变中国和影响世界,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这样深刻改变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才能成功开辟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才能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因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色、最显著的优势和最有力的保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其他现代化形态最为显著的特征。
第三,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最根本的标志。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内在性质的界定,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近代以来,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中国各种政治力量为实现现代化进行过一系列的尝试,最后均以失败告终,并未找到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也成功探索和开辟了一条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旗帜和方向,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开辟出来的、也是基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实践出来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既不是西方国家现代化的翻版,更不是其他国家现代化的再版,从来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的答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经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从1954年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伟大号召到1964年周恩来同志提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任务,由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准确判断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系列重要论述,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举旗定向、领航把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纵观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结论: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伴而生、同向同行,超越了西方资本文明形态、能有效破解了现代化的难题、消除了两极分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第四,把握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与现代化的本质之间的关系,应紧紧抓住人的现代化这个核心问题,才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质言之,就是站在人民的立场,让14亿多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具体来说就是要立足中国国情,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世界人民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下谋求自己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是站在人民的价值坐标中推进的现代化,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其本质意蕴与现代化的本质内在一致。
在推进人类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人既是现代化的主体,也是现代化的客体。人作为现代化的主体才能发挥推动现代化的作用,承担现代化的重任;人作为现代化的客体才能体现现代化的本质,实现现代化的价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其本质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其终极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当成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党的百年奋斗光辉历程中,道不改、志不移,始终把人民放到最高的位置上,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现代化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既是一种目标,也是一种手段;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中的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和社会关系之中,人的现代化必将促进社会的现代化,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又将为人的现代化提供有利的条件。要从根本上厘清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与现代化的本质的关系,还是应回归到人的本身去考察,才能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与现代化的本质的内在一致性。
深刻把握好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与现代化本质之间的关系,应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可靠的主心骨,才能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正确的方向,才能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强大的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中国基本国情,观照中国现实,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问题,在经济上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政治上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文化上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在生活上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生态上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外交上要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必将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指南,也是今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遵循。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基金项目(22KS33D)阶段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