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构
  • 专家
  • 榜单
  • 文章
增值税留抵退税有利于稳增长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3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今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约1.5万亿元。

增值税是中国第一大税种,增值税当期的应纳税额等于当期的销项税额减去当期进项税额。如果一家企业当期的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例如企业筹建期间产生大量的进项但没有实现收入,或者企业在某一时期大量集中采购原材料,但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当期没有全部实现销售),就形成了留抵税额,结转到下个纳税期继续抵扣。

中国自2019年4月1日起,试行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制度,对现在还不能抵扣、留着将来抵扣的留抵税额予以提前退还。

增值税留抵退税是今年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重要举措,此举有利于稳增长,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利于完善现代增值税制度。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大宗商品价格处于高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稳出口难度增大,能源原材料供应偏紧。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经济下行中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减税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常规操作,减税可以促进企业增加投资,扩大总需求,增加总产出,从而促进经济增长。1.5万亿元的留抵退税可以补充企业资金流,提升企业发展信心,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基本细胞,当前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面临阶段性经营困难,政府要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扶持力度。实践表明,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对留抵税额实施大规模退税,优先安排小微企业,重点支持制造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确保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及时给市场主体输血,放水养鱼,涵养税源,通过雪中送炭帮助市场主体焕发生机和活力。

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大幅消化存量留抵税额,是对此前增值税改革的深化和持续推进。留抵税额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在经济不景气、市场销售疲软时,或者地方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初期,会导致留抵税额增多,将期末留抵税额由结转下期抵扣转为当期退税,可以缩短抵扣周期,减少企业成本,实现惠企助企目标,更加符合增值税改革的本质。

按照现行的税制,地方财政要负担50%的退税资金,1.5万亿元的留抵退税地方要承担约7500亿元。中央财政在正常转移支付之外,专门安排了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领域的转移支付共1.2万亿元,能够支撑地方财政完成留抵退税规模和进度。

作者
袁正,江沛遥
所属领域
经济建设,中国改革的历史经验与方法论
文章数据
iwaes指数: 227
参评专家: 1
专家平均分: 45
网络传播指数: 278(查看)
文章转载数: 7
参与转载媒体数: 6
搜索引擎收录数: 4
重点刊登次数: 3
重点刊登时长: 48小时59分钟
阅读数: 769,014
点赞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