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贫困是形成原因复杂、治理任务艰巨的社会现象。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农村绝对贫困虽已消除,但相对贫困人口仍然存在,返贫致贫风险并未消除。多数农村相对贫困人口具有脆弱性风险,在面对自然灾害、疾病伤残、生态危机和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冲击时极易处于脱贫后又返贫的不利状态。推动解决相对贫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工作。准确把握农村相对贫困人口脆弱性风险及其诱发因素,以降低相对贫困人口脆弱性风险为抓手来推动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是新的历史阶段推动我国共同富裕持续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可行路径。
农村相对贫困人口脆弱性风险是指农村相对贫困人口在未来落入或持续处于贫困状态的风险,诱发因素表现为自身主体作用的发挥不足、社会资本的匮乏和政策衔接阶段的“制度失范”。主体作用的发挥是摆脱贫困的内因。农村相对贫困人口的思想意识、能力水平、健康状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家庭特征和家庭资本等主体因素往往具有某方面或多方面的局限性,使其自身具备的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微乎其微,甚至一些主体因素本身就是致使其处于贫弱状况难以摆脱的直接原因。社会资本的占有水平则代表着陷入困境的人们能从社区、社会组织、亲戚朋友、街坊邻里以及社会公众等获取支持的情况。农村相对贫困人口社会资本越是缺失,在未来落入或持续处于贫困状态的风险越大,而摆脱贫困的外在助力越小。此外,在由消除农村绝对贫困转向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时,贫困治理制度在进行调整和变迁过程中易于发生滞后、虚置、冲突、模糊、虚无等失范现象,也会不可避免地增大农村相对贫困人口的脆弱性风险。
对应于农村相对贫困人口脆弱性风险的特点和诱发因素的主要表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应有针对性地以社会协同的增强为方向,构建涵盖自我支持、法制支持、财政支持和组织支持等多维度的社会支持体系。
要强化主体作用发挥的自我支持。一切外在支持都应把服务撬动和发挥农村相对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摆在重要位置。可以继续通过党委政府与基层组织合力,从派遣结对和驻村帮扶人员、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和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等入手,以宣传、引导、教育和培训等方式,着眼农村相对贫困人口所处的实际状况和提出的利益诉求,以弱化其固有的思想意识、能力水平、健康状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家庭资本等主体性因素中的不利因素,挖掘和强化自身优势,注重对其自身的资产建设,降低对其脆弱性风险的影响,激发其内生动力,以便实现自我支持。
要提供精准适用的法制支持。相对贫困治理与绝对贫困治理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在实践中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体现着面向农村相对贫困人口的贫困治理制度处于调整和变迁中。一些在精准扶贫时效果显著的针对性扶贫政策将逐步退出,取而代之以一些面向广阔农村和众多受众的乡村振兴政策。相对贫困治理政策将成为蕴含于其中的一部分,以多维贫困标准为指引,以降低脆弱性风险为依托,以促进相对贫困人口的资产保值增值、收入增长和福利保障等为目标。尽快实现面向相对贫困问题有效解决的政策转换,增强对降低农村相对贫困人口资产风险、收入风险和福利风险等脆弱性风险的指向性,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提供充足的法制保障,尽量避免政策变迁过程中制度滞后、虚置、冲突、模糊、虚无等失范现象带来不良影响。
要确保充沛高效的资金支持。相对贫困人口的自身资产建设、产业帮扶及福利保障等方面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一方面,公共财政支持无疑是撬动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的坚强保障。必须聚焦降低农村相对贫困人口脆弱性风险的财政经费投入和经费使用过程监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强化支出管理,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提供充沛高效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社会资本的投入也不可少。需拓展经费来源,鼓励社会资本有序进入乡村,倡导通过社会第三次分配帮助形成对农村相对贫困人口的有力支持。
要实现多元有序的组织支持。我国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为公共管理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方向。作为社会治理的内容之一,形成强调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注重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的多元协同格局对相对贫困的治理意义十分重大。在对农村相对贫困人口的社会支持体系中,基层组织、社会组织、亲戚朋友、邻里以及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等皆是重要的支持力量。要充分认可各类组织所能输出的对农村相对贫困人口的价值,认可各类社会组织可能蕴藏着的丰富社会资本。要通过孵化培育和支持涉农社会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团队,实现各类社会支持主体间的对话协商机制,增加其社会资本,完善其社会服务机制,打通社会工作者的帮扶渠道,实现其对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有序参与。
由此,形成以党委政府所提供的以法律制度保障为主的正式支持、由个人主体作用激发产生的自我支持、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准正式支持”和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提供的专业技术支持等相互补充的社会支持体系,通过调动社会支持体系所蕴藏的资源、资金和人才,增进网络支持、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社会互动支持等,促使农村相对贫困人口在经济、就业、自尊和风险规避等方面获得帮助。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防范化解农村相对贫困人口脆弱性风险的社会支持研究》【21BSH09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省委党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