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在有效保护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深入挖掘乡村旅游消费潜力,支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等业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和演艺作品。”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旅游开发,既可以利用传统音乐的价值,助力传统音乐传承效果,提高传统音乐影响力,又可以促进旅游经济增值,推动区域社会文化发展。
传统音乐旅游开发的重要作用
在我国传统音乐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歌、歌舞、戏曲音乐、曲艺音乐和民族器乐。我国传统音乐资源十分丰富、类别多样、影响广泛,对其进行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传统音乐可以为旅游开发提供内生动力。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民族风情、民族习俗和地方性的礼仪习惯,同时也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一个民族音乐风格的形成,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民俗生活、语言习惯、宗教信仰、心理素质等的影响有着紧密的联系,体现民族音乐丰厚的文化底蕴。我国传统音乐主要由民歌、歌舞、戏曲、曲艺和民族器乐等组成,富有民族特色的栏门酒、耍龙舞狮、接龙、侗戏、鼓舞、苗剧、打八人秋、侗族大歌、八音坐唱、赶“边边场”等传统音乐形式,都是地方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第二,传统音乐为旅游开发提供重要平台。近年来,在全域旅游的带动下,各地旅游产业开发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围绕传统音乐进行整理、收集、教育、研究、开发等,为地方旅游产业开发注入了新的血液。我国传统音乐源于民间真实的生活写照,人们往往通过音乐来娱乐、集会、交流和传播知识。样式丰富的传统音乐活动,通过创新搬上舞台或在民俗活动中展演,让更多的游客参与互动,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在这个层面上说,传统音乐文化的旅游开发是地方经济发展和传统音乐传承发展的互利双赢。
传统音乐旅游开发面临的问题
传统音乐是经过劳动人民千锤百炼累积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历史、环境等多种原因,目前传统音乐生态日渐流失、传承人青黄不接,致使传统音乐旅游开发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一,传统音乐的民族性、原生性开发困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传统音乐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流失,其原生性资源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与开发。随着全球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风俗正在消失,致使传统音乐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冲击。由于缺乏特定的生存环境,许多有价值的传统音乐无法传承或失去了原生性和民族性。加之老一辈传统音乐传承人年老体衰,年轻人才匮乏,致使传统音乐面临着濒危甚至消亡的尴尬境遇。
其二,当地政府部门对传统音乐旅游开发的重视不够。为推进传统音乐传承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近年来,各地举行的传统音乐节、文化节已经成为传承地域传统音乐的重要载体,但传统音乐发展和传播仍面临诸多困境。受地域经济条件的限制,许多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只能在演出时获得微薄的排练费和演出费,难以吸收和留住人才,传统音乐资源逐年流失。
传统音乐旅游开发的优化策略
传统音乐文化的旅游开发要树立整体性意识,做到保护传承非遗文化与旅游开发互动共赢,科学有效地制定开发策略,实现旅游业开发与传统音乐可持续发展。
其一,转变思想观念,因地制宜开发传统音乐旅游。要充分认识到传统音乐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和地位,把传统音乐和旅游产业结合起来。我国传统音乐旅游开发的潜力大,但起步较晚,政府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传统音乐旅游开发的扶持投入,吸纳社会资金和社会捐助,进一步挖掘传统音乐旅游潜力,创作出既有创新性又有时代性的民族音乐作品,因地制宜,实现传统音乐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其二,保护生态旅游环境,传承创新传统音乐。保护传承民族区域的非遗文化,生态保护是重点,要维护和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非遗文化传承必须有适应其文化生存的环境和土壤,否则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和原生性。传统音乐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延续,活态保护需针对不同环境、不同表演形式因地、因人制宜。例如,已经批准为国家、省市非遗文化名录的,须在传承人的带领下、在特定环境中演出,保护其原生性和神圣性。建立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团队,把当地的传统音乐、民族生态环境与现代艺术元素结合起来,传承创新,让其在地方旅游产业开发中,充分展现民族传统音乐的艺术魅力。
其三,加强传统音乐人才培养,提升传统音乐文化竞争力。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首先,直面传统音乐旅游开发缺少专业表演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缺憾,需要充分挖掘民间传统表演人才,培养有潜质的年轻人,集中进行艺术、舞台及文化培训,增加资金支持,开办与传统音乐相关的民族艺术学校,为旅游开发的表演团体和机构输送表演人才。其次,组织专家、学者、民族文化传承人深入民间收集、整理那些鲜为人知的传统音乐资源,为传统音乐的创新发展提供学术支持,使富有时代性的民族艺术作品代代相传。再次,管理人才要有较强产业管理能力,并熟悉传统音乐旅游开发市场运作规律。
我国传统音乐遗产的传承具有难以替代的多重价值。在创新和发展传统音乐的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处理经济开发、合理利用、有效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好如何利用和保护传统音乐资源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为少数民族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传统音乐传承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