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7月6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充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显著优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尤其应该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坚持党的领导,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根本保证在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政治优势。实践充分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创造了两个奇迹,即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也保持长期稳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能够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都证明了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再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这种变化生动呈现了我们党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改革的基本脉络,深刻体现了我们党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正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根据实践不断探索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科学定位,是推进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面向“两个大局”,我们要科学把握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丰富和发展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理论内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快构建复合型公共治理模式。总之,我们既要推动市场更有效率,又要促进政府更有作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新的征程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持续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持续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前进道路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质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文化是物质和精神的有机统一体,有其自身的形态和呈现方式。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人类社会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国际力量对比在此消彼长中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显。中华文化是一种善于取长补短,具有非常强的包容性的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种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是中国有坚定的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今天,中国正依照“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文化发展理念,与世界各国各民族开展积极的文化交流交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中国特色和比较优势,应充分发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比较优势。继续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