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这是一个无比宏大而又面向未来的宏伟蓝图,是第二个百年向新征程出发的动员令,也是开始新征程上攻坚克难的进军号。
要建设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文化是其最深厚、最基础的根脉。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今天的中国是从五千年文明中走来的中国,是从夏商周以来多元一体的大一统国家走来的中国,是在数千年政治制度、经济运转、社会管理、山河治理和物质营造中选择、删汰、创发的中国;是具有普济众生、民为邦本、仁者爱人、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在追求万世太平的历史实践中书写出独一无二的中华文明理念的中国;是诗、书、礼、乐、文、言、典、训无比丰富的文化大邦;是人类“童年”时代便已开始先发、先创、先立,并唯一绵延不绝的东方智慧。考古研究证明,中华文明将在历史发掘中,回照更加深远的文明遗迹和人类历史。某些西方国家自恃强权、强兵、强金,任意拨弄世界。冷眼看世界,面对只有数百年历史的西方国家,我们愿意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特别是近一百年来更是如此。
中华民族作为多民族融合和进化的成果,是无数代先民将其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聪明、智慧、精神、能力遗传下来的结果,是将这种理念、蓝图对象化、客观化为山河中国而雄踞世界文明之首数千年的实践结果,是历史延续力、文明继发力和精神传承力。这就是一种浸透在民族血脉中的“血色素”,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文化基因。
什么是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做出了深入论述,高度概括了中华文化基因的基本内涵。“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他进一步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可以说文化基因是思想精华,是理性思维、文化成果、精神追求的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民族精神、民族品格、民族文化的深层肌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哪些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能“古”为“今”用?习近平主席一口气为在座的国际友人们列出了15种: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为政以德、政者正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仁者爱人、以德立人;以诚待人、讲信修睦;清廉从政、勤勉奉公;俭约自守、力戒奢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总结道:“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民族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将之概括、提炼、选择、升华、融合重铸,将其创新思想内容打破封闭的学术藩篱而普遍化、实践化,成为指导全国人民共同学习和掌握的理论纲要。
文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与脉络,一是作为中华民族的源头、起始与根本性的元哲学、元理念,影响后世数千年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形成及其要素积淀;二是据此可以溯源寻脉,找出绵延不断的文化与文明的线索与脉络,找出其什么时候有变异,有挫折,有过失,有曲折。我们需要特别关注近代国势的衰微下,西方现代化的全套理论与伴随枪炮与鸦片——包括精神鸦片在内的强势输入而带来的全盘西化。我们从不拒绝接受世界各种文明的优势与先进经验,并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将这一切放置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之上改造重铸。今天,中国的理念与实践已进入了“否定之否定”的更高层次的反思阶段。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新的历史转折关头作出的正确而伟大的抉择,给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
